北京今年投1億元改善民族教育
目前有少數民族中小學生9.84萬人 包括民族中小學41所、內地班學校20所
本報訊(記者張航)《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日前印發。今天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該決定文件進行解讀。記者了解到,北京今年將投入1億元用于民族學校和內地民族班學校的設施設備改造,全面改善教學條件。
此次印發的決定共分8個部分,一共32條。決定指出,發展民族教育將堅持縮小發展差距,完善差別化區域政策,分區規劃,分類指導,促進教育公平,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
發展目標方面,到2020年,我國民族地區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及主要指標要接近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民族地區學前兩年、三年毛入園率分別達到80%、7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努力消除輟學現象。高中階段教育全面普及,中職免費教育基本實現,高等教育入學機會不斷增加,高考錄取率不斷提高。
為此,我國將加快普及學前教育,重點支持民族地區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機制,保障女童入學;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
高等教育方面,將改革考試招生制度,保留并進一步完善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優惠政策。教育部直屬高校及其他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招生農村學生專項計劃等向民族地區傾斜。完善高校民族班、民族預科班招生辦法,適度擴大高校民族班、預科班招生規模。
記者了解到,北京中小學中共有少數民族學生9.84萬人。其中民族中小學41所,有少數民族學生6660人。內地民族班學校20所,在校生6074人。2015年本市將投入1億元左右用于民族學校和內地民族班學校的設施設備改造,全面改善辦學條件,進一步提升首都民族教育整體水平。同時深入開展民族教育科研課題研究,不斷提高民族教育科研水平。此外,北京還將充分發揮首都教育智力資源優勢,進一步做好新疆、西藏和青海等地的教育對口支援。J067(中新網江西新聞轉載)